奇象网-探索世界新奇事
你的位置:主页 > 世界百态 >

国产纪录片排行榜前十名 好看的记录中国的纪录片有哪些

2023-09-09 16:34奇象网

纪录片不同于电影。它们通常基于真实的生活和历史,不使用艺术处理技术,并保留最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记录。中国幅员辽阔,历史悠久,诞生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和精美的建筑。纪录片作为载体,展现了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,可以让我们对祖国的历史和人文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震撼,带给你一个中国十大必看纪录片的清单,让你足不出户就能做到。

1.紫禁城100

紫禁城是中国古代皇帝居住的宫殿。随着清朝的灭亡,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,紫禁城成为了一个历史博物馆,承载着历代国王的荣耀和谦让。也许很多人去过紫禁城,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紫禁城的砖、草和树。这部纪录片总共有100集,但每集只有6分钟。每一集都是独立的,每一代王朝和

2.梁思成与林

《梁思成与林徽因》是一部纪录片,讲述了在伟大的时代背景下,梁思成和林的个人命运和国内命运的交织。从这部纪录片中,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林良的生活,还可以看到现代建筑历史的发展,优秀家庭的家庭教育,以及时代漩涡下个人未来的艰难与坎坷。

3.吴佳

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只被1000多人看过,但它是一部9.3分的杰作。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1894-1895年的中日战争而诞生的,它用最浅显、最客观的语言从多个角度、全方位地分析了这场战争。以史为鉴,也正因为这场战争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尊严,我们才能够唤起儿女们的热血,重新站起来,铸造新的辉煌。

4.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

这部纪录片是许多美食家心目中的杰作。我们有一句老话,“人们为了天空而吃。”这部纪录片用最简单、最真诚的语言讲述了生态食品和中国各地普通百姓的故事,揭示了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。食品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诱惑,让人垂涎三尺,所以这部纪录片也是一部不错的烹饪神器。

5.大明宫

大明宫是唐代的政治中心,是国家和最高权力的象征。今天,我们只能通过触摸大明宫荒凉破败的城墙来感受唐朝的繁荣。这部纪录片以精美的画面、华丽的音乐、优美的特效和风景,生动地展现了雄伟壮丽的唐代大明宫,带着观众回到唐朝的梦想,感受全盛期的盛衰。

6.24小时在城市里

这部纪录片以郑州、武汉、深圳、成都和厦门为中心,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,截取不同时间节点上具有代表性的现实生活方式,探索这五个城市的人文个性和独特气质。剧中高层建筑林宇的照片并不多,但更多的是让观众从贴近生活的细小角度去欣赏城市的美丽。

7.风味世界

《风味世界》是一部探索食物的纪录片,导演陈晓卿也是《舌尖1》的导演。在许多美食家的心目中,他已经成为高质量食品纪录片的代名词。这是陈晓卿离开央视后的第一部作品,这部作品不仅挖掘了中国各地的美食,还加入了中西美食的对比,可以说是舌尖上的整个世界。这部食物纪录片的拍摄标准非常高,使得食物赏心悦目,视觉效果极佳,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味蕾,即使他们刚刚吃饱,也能看起来很饿。

8.河西走廊

在古代,河西走廊是通往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道路,也是丝绸之路的黄金之路。导演以河西走廊为主题,踏上了这条沧桑而伟大的道路,从政治、文化、军事、宗教和经济的角度梳理了这片土地和中国西部的历史发展,再现了河西走廊千年的辉煌。

9.世界上

这部纪录片有两季:第一季和第二季,都是豆瓣得分高达9.6的精品。这部纪录片选取了国内几家知名医院作为拍摄点,直接处理了医患关系、生死考验、资源配置等实际问题。它真实地记录了普通人看不到的医生和病人背后的场景,充满了情感和温暖。这部纪录片自推出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分数,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部纪录片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。

10.二十二

在抗日战争期间,日本人烧杀抢掠我们的土地,至少有20万中国妇女在战争期间被日本军队当作“慰安妇”。2014年,年轻导演郭克只探访了22名“慰安妇”受害者,并挑选了4名幸存者客观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历史记忆。这部电影没有使用所谓的镜头语言来给故事带来情感色彩,而是零零碎碎、真实地展现了老年人的晚间场景,在中国十大必看纪录片排行榜中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。 

《中国》是国产纪录片的天花板么?

1905年,《定军山》正式在北京前门大观楼放映。这部拍摄自京剧大师谭鑫培真实表演的纪录电影,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。中国纪录片,也就此拉开帷幕。

因此,在纪录片陷入发展困局的特殊时期,烹小鲜发起「洞察纪实影像」专题。从纪录片的历史及现状出发,探究这一艺术形式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脉络。

专题第三篇,我们将聚焦近期热门的人文历史纪录片《中国》,这部主创阵容强大、立意深刻的作品,大有打破国产纪录片天花板的决心,那么在播出4集后,片子的表现究竟如何呢?

五年后,有顶级主创团队做背书的《中国》终于和观众见面。第一集,伴随李耳(老子)和孔丘(孔子)的对话,《中国》拉开帷幕,一同拉开的还有中国创作史诗级纪录片的野心。

《中国》剧照

从制作级别看,《中国》确实开创了国产纪录片的先河,在几位主创的协作下,无论画面还是质感,片子都达到了「电影级别」。同时,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切入历史事件,在剧作上极富新意。

截至目前,《中国》在豆瓣开分8.5,算是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。

那么,这部集合了强大主创阵容的纪录片究竟有多好看?在制作水平远超水准线之后,《中国》又能否成为国产纪录片的新天花板呢?

《中国》的故事,从孔子的视角徐徐展开。彼时正值礼崩乐坏,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之际,对于希望社会安定繁荣的孔子而言,迅速恢复等级制度分明的周礼,成为刻不容缓的使命。

为此,他打破周王朝沿袭多年的官学传统,创办了历史上的第一所私学,传奇的一生也由此拉开帷幕。

从画面上看,无论摄影、服化道、色彩、布景、构图,还是整体的美学风格,《中国》都达到了国产纪录片的天花板,这不但能满足现代人对春秋时期自然、人文与历史的想象,也能帮助观众最快的进入到场景中。

《中国》剧照

加上《中国》的剧作方法采用了近几年流行的真人表演还原历史场景,所以在观赏性上作品没有落在下方。

以第二集孟轲(孟子)游历各国看到生灵涂炭,从而坚定传播信仰的决心为例,纪录片中并未表现出激烈的战争场景,反倒让他伫立于战争后的断壁残垣中,场景内有插在地上的箭矢、破落的房屋、燃烧后仍未消散的灰烬等细节展示。

逼真的场面与演员在线的表演凸显了战争的残酷,而当孟轲拿起孩子烧焦的头骨时,他之后的行为与决定也更有说服力。

《中国》剧照

同时,出于对意象的追求,《中国》在拍法上也颇为讲究。譬如第一集为了展现孔子的震惊,导演在拍摄时只用了竹简落地一幕。又如刻画人物心情时,导演会采用风吹衣衫、湖水荡漾、落叶飞舞等环境描写。

豆瓣上有网友评价《中国》的拍摄有王家卫之风,虽稍显夸张,但仍能看出主创对制作水平的追求。

在画面与意象的双重加持下,《中国》的观感不逊于任何一部大制作古装电影,更远在《河西走廊》《历史那些事》等同类纪录片之上。

《中国》剧照

此外,纪录片选择从孔子、老子、孟子等思想家的视角观察世界,展现了一定的文化属性。更难得的是,画面、意象、思想三者交融并不突兀,主创们在撰写文案与剧本时一定也下了大功夫。

所以毋庸置疑,《中国》代表了国产纪录片的顶级水准。

《中国》的野心,首先体现在了命名上,总导演李东珅周艳在解释片名的由来时说:“纪录片《中国》,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国「通史」,是了解历史发展的简明「大纲」。”

也就是说,《中国》的立意是希望贯穿历史,起到影像版《史记》的作用。

能被称作「通史」,首先是要有连贯性,从导演的阐述看,《中国》将有三季,第一季从春秋到盛唐;第二季从唐到新中国;第三季追溯上古三代。所以从这个角度,《中国》无愧「通史」之名。

其次,「通史」需要纪录每个时代已经发生的史实,简言之,要有全局性与真实性。但这一点,因为《中国》却没能做到极致。

从名为「春秋」的第一集看,纪录片从孔子这一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展开新意十足,但通篇只讲孔子,仅通过少量的旁白与小剧场涉及到历史背景,没能展现春秋人文与历史的全貌。

《中国》剧照

但列出世系、人物与史事的「表」;涉及礼乐制度、天文兵律、社会经济、河渠地理等诸多内容的「书」,都和人物传记一起,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上古传说时代到汉武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。

《中国》定档海报

这些想象没有脱离人物,反倒使历史故事更加丰满,只是对于历史纪录片而言,类似的描写虽能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故事与人物,却在厚重感上稍逊一筹,甚至更容易陷入「人物史」的桎梏中。

从最直观的口碑数据看,豆瓣8.5分不低,但仍在《河西走廊》之下,根本原因还是失去了焦点。如果重点发力历史与思想,或者将片名改为《中国人》,那么片子的口碑或许能进一步提升。

《中国》剧照

在观看门槛降低,邀请明星客串,又呈现出现象级的画面质感后,《中国》在台网两端的表现十分不俗。

首先看卫视端,有何炅、汪涵两大湖南卫视的支柱撑场,《中国》在播出的四日平均收视在0.5%以上,甚至超越各家黄金档的电视剧,位列全时段收视率第二。

《中国》剧照

至于想展示中国全貌的初心,《中国》没能做到,但这并不是纪录片的问题,毕竟对于幅员辽阔、历史底蕴丰厚的中国而言,想加以概括总结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所以《中国》还是为之后的同类作品提供了参考,与其「以偏概全」,不如将视角聚焦在某一领域。或许以点及面,当《中国》《河西走廊》等深耕不同领域历史发展的优质纪录片越来越多,中国纪录片也能在未来组成「宇宙」,真正穿起上下五千年的历史。